云开体育
一次,高瓴又提前行径了?
文|《中国企业家》记者 谭丽平
剪辑|张昊
图片开始|视觉中国
3 月的一个傍晚,北京市大兴区一家高济百康药店内,伴计正折腰刷入辖下手机。这天是周六,这家十余平米的药店,偶尔有邻近社区的住户进店买药,零碎地有几单外卖订单。"当今巨匠都用电商买药了,生意大不如前。"伴计坦言。
就在月初,一则相关这家连锁品牌药店的外传,在行业炸开。据《健闻顾问》报说念,高济健康与上海医药、华润医药等稠密潜在买方就并购事宜进行过往还,但并未达成推行交易,潜在买方给出的价钱离价钱预期差距较大。
高济健康是行业也曾的"霸说念东说念主",由高瓴老本在 2017 年配置。一入行就荒诞"买买买",仅一年多时期,就斥资百亿元并购,突破了万店。那时一心堂、大参林等配置数十年的头部传统连锁药店,门店数目还在三五千家量级。
两三年之后,"万店"成为药店连锁行业的中枢竞争点,为了提前撞线,并购也就天然成为成例火器。从某种层面上讲,这跟高济健康等"老本玩家"的入场有很大关系。荒诞的时候,药品零卖圈流传这么一句话:卖药的不如卖连锁药店挣钱。
高济健康讲了个不相通的故事:按照高瓴老本往日产业投资的方法论,高济健康将不单是是一个浅薄的药品销售平台,还包括太多行业中还莫得隐敝的商品、无法提供的办事头陀未被知足的破钞者需求。基于药品巨匠且刚性的需求,药店连锁具备成为"新营业体"的基础因素。
只是看成最早的探路东说念主,高瓴老本和高济健康无法完成对这传统又杂乱行业的更正。几年来,高济健康时常更换料理层,里面新零卖和传统药店的两个体系弥远无法会通。有业内东说念主士曾对《中国企业家》总结,企业的问题再访佛业业内卷,变成了高济健康如今的"角落化"。
从 2022 年运转,高济健康就多次传出将要上市的音讯。2023 年 10 月,外传高济健康和券商冷漠的预期估值为 400 亿 ~500 亿元区间。高济高管曾对外的口径是"年营收跳跃 200 亿元",彼时四大药店连锁中市值最高的是益丰药店,市值 320 亿元,中报收入 107 亿元,展望当年营收跳跃 200 亿元。
那时不少股民由此算计几大民营连锁药店估值也有上涨空间,但在此之后,投资者对其温雅度较着减少。
针对这次卖身外传,高济健康和其背后的操盘方高瓴老本未作念更多恢复。记者接头了公司及数家高济药店责任主说念主员,都未得到有用信息。
本年 3 月 7 日是高济健康配置八周年的日子,官方账号发布的著述中提到,"医药零卖行业正靠近着前所未有的表里部挑战:政策环境的变化、市集竞争的加重、破钞者需求的多元化,以实时期立异带来的冲击。"
他们还写说念," 2025 年注定是不普通的一年。"
复制零卖"神话"
2022 年中,老庶民大药店成为首个迈入"万店"的上市连锁药店。其集团总裁王黎那时暗示:"从 0 到 5000,咱们用了 18 年;而从 5000 到 10000,咱们只用了 3 年。"这家行业"活化石"的发展历程极具代表性,行业竞速前半段是马拉松,后半段则是百米冲刺。
从某种层面讲,扣响"扳机"的恰是高济健康。
推行上,在它没出现之前,国内连锁药店整合一直都在进行中。曾有业内东说念主士总结,药店第一波整合期发生在 2004~2014 年,那时并购的主角是海王星辰、国大药店等,举座设施相对舒缓。第二波则是 2014 年后,益丰、一心堂、老庶民、大参林这四大连锁药店上市公司为主体,并购多数发生在其 IPO 前夜,实质是"冲事迹"。
那时几大巨头各自有"土地",也少有跨省涉足他乡市集,以至"万店"可能都不是迫切指标。但高济健康和背后高瓴老本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。
决定进入药店零卖赛说念之初,高瓴老本就派出了创始合资东说念主易诺青"挂帅",担任高济健康董事长。据媒体报说念,在高瓴老本配置之前,易诺青便与创始东说念主见磊是共事,他照旧高瓴老本"在医疗大健康鸿沟股权投资的灵魂东说念主物"。
媒体援用知情东说念主士剖释的信息,高济健康野心拿出 300 亿元来作念连锁药店并购。率先 2 年,就已花掉了大致 200 亿元。公开贵寓炫耀,通过全资收购或控股并购,仅一年时期其旗下药店数目便突破 12000 家,年营收超 300 亿元。
打"快仗",即是要枪弹饱和。在高济健康荒诞推广的 2018 年,行业单笔收购金额动辄达到十几亿元,市销率接近 2 倍,比较之前的收购价钱径直翻倍。
就在同业还未反馈过来时,高济健康以迅雷不足掩耳之势,就成了天下排行第一的药店连锁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四大上市连锁药店直到 2022 年才先后步入万店限制。
高瓴老本如斯敬重这门生意,有其决策配景。
孵化高济健康时,刚巧高瓴老本密集投资医药。在 2018 年高济营业伙伴计谋峰会上,高瓴老本创始东说念主、CEO 张磊暗示,"高瓴顽强看好医药和大健康产业,也具备充分的老本连接历久地插足。"
2020 年曾有媒体统计,高瓴老本在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、医疗办事、医药零卖等鸿沟累计投资了 160 多家企业,其中国内企业跳跃 100 家。总投资金额跳跃 1200 亿元,投资企业总市值跳跃 2.5 万亿元。
在阿谁阶段,高瓴老本也对"天下收罗"这个形式有执念。大破钞趋势下,在投资京东上得到无边报恩的高瓴老本,信赖传统零卖业有很大更正空间,让渠说念更智能,会让其投资处所受益良多。
比如在 2017 年控股了百丽海外,高瓴老本要将这家原来受到电商冲击、转型失利、无奈特地化退市的鞋服品牌,再行打变成国内限制最大的前卫鞋服集团,并称将得到" 3 倍报恩"。
那时天下鞋服连锁品牌中,在限制、线卑劣量和全产业链实力上,能比百丽海外强的险些莫得。之后高瓴老本诊疗了跳跃 120 东说念主的数字化投后赋能团队进入百丽,对它进行了全处所的数字化更正。其后高济健康举办举止,还邀请百丽高管现场共享数字化转型的警戒。
类似的警戒还发生在名创优品、蓝月亮、格力这类渠说念才略超强的企业。这些警戒组成了高济形式的底层逻辑:老本开路并购整合,数字化重构运营遵循。这亦然高济健康快速推动天下范围内并购的中枢原因。跟其他药店连锁从作念一家店运转,缓缓推广统统不同,高瓴老本更想要的是一个能承载大限制居品销售的收罗,而不是一家健康成长的药店连锁。
在高瓴老本的设计下,零卖药店应该对标更广袤的市集。
2018 年 2 月,在一场所作上,时任高瓴老本董事总司理、高济医疗总裁陈刚形容了这么一个新故事,"医药零卖的竞争敌手既不是还是初步拓荒限制、顺利上市的四大连锁,也不是有着新业务形式的医药电商,更不是提供基础医疗办事的医疗机构,而是面前行业中莫得隐敝的商品、无法提供的办事头陀未被知足的破钞者需求。"
陈刚觉得,在国民健康办事提供圭臬当中,面前隐敝最广、浸透最深的医药零卖门店,其主要业务和职能仍然只停留在商品销售层面,以至商品销售才略还过期于传统零卖企业,距离行业所倡导的"向破钞者提供真正赖的健康处分决议"的指标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"而这些痛点恰是医药零卖行业存在的契机,亦然高瓴老本进入这个行业的前提。"
魔法失灵
第一阶段的闪电战收尾之后,高济健康就赶快停驻了"买买买",进入深度整合期,以鼓舞药店新零卖的蓝图。
原有高瓴老本派驻高济健康的一些高管在收尾了并购任务之后,就渐渐淡出了。高济健康先后引入了牛和义、李波等一批新的高管。公开信息炫耀,牛和义是药店老兵,曾在大参林医药股份集团多年担任推论总裁一职。在 2019 年头的计谋峰会上,牛和义以高济健康首席运营官的身份登场,2020 年,牛和义运转担任高济健康总裁,全面认真线下药店业务,主要从系统、供应链和组织架构三个持手对公司进行更正。
李波则是百胜中国前首席营销官,主导肯德基在天下的品牌运营,于 2019 年 11 月加入高瓴老本成为合资东说念主,认真健康照看类业务。其后,李波以高济医疗 CEO 的身份出当今媒体报说念中。
那时药店行业对这个"霸说念东说念主"并不了解,有从业者以至戏谑"请了一个卖炸鸡的来管药店"。但从配置的高管架构来看,高济健康既补王人了传统药店体系的闇练料理者,又添加了可能带来变量的零卖想维。
接近高济健康的东说念主士对《中国企业家》暗示,在很长一段时期内,高济健康颠倒于两个零丁团队并行。牛和义波及大都药店的消化,行业此前鱼龙羼杂、财务范例弱,收总结的药店存在好多流毒和隐患。而李波则更多探索落地新的营业形式,严格推论高瓴老本的零卖更正野心。
外界看来,这两个团队"不相融",分化严重,这以至导致了并不算好的终端。
从 2019 年运转,高济健康运转向外部展示更正放手。
据官方的样式,它创始了特慢病料理形式,草创了国内首个长合约权柄野心,并开设了诺华天下独一患者关爱俱乐部、清廉天好天下独一"抗病毒 + 抗炎症"同一用药表情、AZ 天下独一 COPD 早筛试点表情、GSK 天下独一用药监控表情四伟业务试点。当年,高济健康的特慢病业务事迹同比增长 40%。
之后,高济健康旗下渐渐发展出多品牌,包括提供健康料理办事的"高济健康 Pro ";提供医疗办事的"高济互联网病院";看成专科药店的"高济药店""高济特药专科药店";提供到家办事的"高济药急送"等。
高济健康对外强调,要通过科技赋能,买通线下线上药店一体化办事,以及提供互联网医疗、特慢病料理等多场景办事,兑现"医 + 药 + 健康料理"的闭环。
这跟传统药店连锁的营业形式有果真质划分。传统药店主要依靠会员料理运营店边社区,通过储值绑定会员,但这都基于药物销售来进行,不需要抵破钞者作念定制化办事。
而在高济健康的推敲中,东说念主是独一中枢,收入开始天然也主淌若靠药,不外要通过数据更了解用户,为其提供从医疗办事到健康料理的齐全办事,这是互联网想维的具体阐明。
2023 年 5 月,这家公司完成改名,从"高济医疗"变为"高济健康",公司暗示,这是因为相较于"医疗","健康"是个更广袤的主见。高瓴老本还为高济健康买下了具有保障经纪执照禀赋的公司,如果再加上保障业务,那就有契机在病院体系外,拓荒一个药店版的"结合健康集团"。
该集团是好意思国的医疗办事巨头,后端连气儿了隐敝全好意思国的病院、大夫、药品、照看等全过程医疗办事,前端向个东说念主和企业提供商保居品,医疗数据、药品、资金统统兑现了闭环,旧年营收跳跃 4000 亿好意思元,刻下市值跳跃 4400 亿好意思元。
离场?
就在高济健康里面整合阶段,行业也反馈过来,进入了快速集约化阶段。
2022 年,老庶民大药店以 16.37 亿元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71.9643% 股权,健之佳以 20.74 亿元收购河北唐东说念主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00% 股权,这些交易多次冲破国内药店并购交易记载。至 2022 年年末,老庶民、大参林、益丰药店三家接连突破了万店限制。
那时好多药店企业觉得高济健康不懂药店。在上述业内东说念主士看来,医药行业有我方的江湖。"大连锁和药厂之间的博弈是互相的,它是找优质客户而不一定是大客户,率先高济犯的诞妄就在于看不上医药行业的东说念主。业外的东说念主宰计谋,业内的东说念主宰推论,这智力搭配好。"
在他们看来,直至当今,高济健康也并莫得探索出划分于传统药店的各异化办事"新形式"。在用户运营上的尝试,对药店坪效价值不大,照旧要依靠传统的盈利形式。
但过后看来,这些推敲跳跃 10 年的连锁品牌也莫得作念得更好。快速推广之后,行业赶快内卷。2023 年,一心堂、老庶民、大参林的单店坪效均有所下跌。
到了 2024 年,几家上市公司也靠近事迹承压。2024 年度事迹预报,一心堂扣非净利润展望 2.5 亿 ~3.5 亿元,同比下跌 52.22%~65.87%;国药一致为 4.97 亿 ~6.96 亿元,下跌 54.59%~67.58%;健之佳为 2.63 亿 ~2.76 亿元,同比减少 65.91% 到 69.15%;漱玉子民展望全年扣非后净利润示寂 1.1 亿至 2.1 亿元。
刚起速的大连锁纷纷"踩刹车"。在 2024 年三季度事迹诠释会上,大参林通知门店收罗策略从推广之战进入到加密之战,将暂停新省份的进入,并进一步加强商品及门店收罗推敲的细巧化料理;老庶民则暗示要镌汰新店开店速率,退出部分长尾市集,以降本增效。
多数传统药店的"自救"照旧商品导向。比如在药店增设崭新生果零卖和批发、食用农居品零卖、病东说念主陪护办事等业务。有媒体报说念,漱玉子民与大树医药联接开设"大树漱玉",布局"新式药店",面前处于策动阶段,除 OTC 居品,还波及奶粉、孕婴、健康生存品等。也有像一心堂、健之佳等药店探索"药店 + 诊所"形式,强化慢病料理。
但遵循都不算显贵,不少行业东说念主士很"惊慌":前几年的大推广,导致市集饱和,一半的店铺运营穷苦,靠近出清。
高济健康也不护讳行业的压力。此前公司将 2023 年明确为二次创业元年,在 2023 年半年度推敲管得意上,李波提到:高济健康各业务要对峙"横向开疆拓宇,纵向创新有价值的办事",在异日 5 年通过"自建 + 加盟 + 并购"三轮驱动,兑现公司连接快速推广。此前,发展加盟不是高济健康的计谋重心,这照旧第一次被当成计谋冷漠。
高济健康也一直在寻求上市的契机。2022 年底,牛和义就曾公开剖释出公司的上市意向。2023 年,也有报说念称公司将赴港上市。2024 年,相关音讯再次知道,但这家公司弥远未尝递表。
2024 年 7 月,高济健康再度传出一轮高层东说念主事调整,牛和义和李波双双"下课"。新任 CEO 由龚建军接任,他此前只认真高济健康的华东区域业务。
大要药店本就不如设想中的那么"性感"。当今传出或被卖身的音讯云开体育,这关于领有无尽贪心的高瓴老本和高济健康来说,大要不失为一个好遴荐。只是这么一个选手离场,关于行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信号。